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对齐3D半导体芯片的新方法,通过将激光照射到芯片上的同心金属,从而创建全息图。这次发现,被发表在《自然通讯》。
半导体芯片为电子设备处理、存储和传输信息提供动力,这项技术依赖于嵌入芯片中的组件的精确模式。然而,在2D芯片设计已达到其技术潜力的极限,目前3D集成被赋予重任。
在构建3D芯片时,必须将几个2D芯片以极高的精度对齐并堆叠在一起,精度要精确到几十纳米,并且,这种对齐必须从前到后、从侧到侧以及图层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x、y和z轴)。
图为 对齐方向x、y、z
研究人员之一Amir Arbabi解释,传统的对齐方法是利用显微镜来寻找两层上的标记(通常是角或十字线),并尝试将它们重叠,但不适合制作3D芯片。
“显微镜无法同时清晰地看到两个十字线,因为层与层之间的间隙高达数百微米,而层与层之间重新聚焦的运动会导致芯片发生移动,进一步错位。” 博士生兼论文第一作者 Maryam Ghahremani 说道。
此外,“能够分辨的最小特征由衍射极限决定,约为 200 纳米。” 她补充道。
突破口:Arbabi和他的团队创建的新的方法能够让寻找误差达到0.017纳米(z轴)和0.134纳米(x和y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在半导体芯片上嵌入了由同心金属制成的对齐标记。
激光穿越其中投射出的干扰全息图是关键,能够显示芯片是否对齐,以及它们错位的方向和程度。
对于所获成果,Arbabi表示,这将极大缩短半导体开发中的芯片对齐的成本,同时也让一些利用半导体进行创新的小型初创公司获得机会。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