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集萃苏科思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为半导体设备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及技术解决方案,其亚太区半导体事业部副总裁曾旭博士接受了第十届中国半导体设备年会会前专访。
谈及当前的国际形势,曾旭先生认为在过去两年众多事件的联合影响下,全球出现了芯片短缺。由于疫情,在家办公、虚拟会议、远程学习等对云计算、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的需求增加,引发了相关半导体产品的高需求。电动汽车、物联网、5G基础设施、高性能计算形成了强大的长期需求,为芯片代工服务提供强劲的增长势头。
随着目前疫情形势的缓和,半导体行业出现了强劲复苏,需求增长超过了半导体制造商的产能,供需不协调时有出现。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WSTS)预计, 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将增长8.8%,达到6010亿美元, 进入强劲增长期。
可预见的是,由于中国及中国台湾、韩国以外的半导体生产设施的增加,疫情爆发的不稳定性,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人才短缺、供应链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希望下半年能有所缓解。目前,行业内许多企业也已经开始并加速数字化转型之路,以应对各种压力。
而当目光转向国内,他又向我们提供了自己的想法,由于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半导体行业以全球供应链为基础,长期受到国外企业的牵制,使得国内企业面临着技术、设备、人才上的多重压力。这也从另一面推动国内做长期目标和规划,逐步减少对国外的依赖性。在自主创新、政策支持的大环境下,除了毫不吝啬地将一波又一波的资金砸向国内半导体产业,也更加关注行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上这些势必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冲劲。
设备国产化始终围绕在国内半导体厂商的心头,曾旭先生认为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主要市场还是在光刻机,蚀刻为主的前道设备,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SME)的本土化,仍然受制于关键技术和相关知识产权的国外垄断。
而技术和人才是重要的突破口。作为致力于为高精密复杂仪器设备提供核心技术的创新研发公司,苏科思Sioux自1996年成立以来,已为半导体设备、医疗仪器、分析仪器,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及研发服务。苏科思全球有900余名资深研发工程师,为阿斯麦、应用材料、科磊半导体、先进半导体库力索法、卡尔蔡司等世界知名公司提供创新技术研发服务。
对于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曾旭先生告诉我们,随着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大幅增加,出现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半导体设备短缺等诸多因素,造成零部件企业反应迟缓,核心零部件的交货时间大幅增加,零部件供应出现了瓶颈,供给端与需求端才会不协调。
此外,对于国产半导体设备来说,和国外半导体设备的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系统设计理念的落后。在与国外半导体的多年研发合作的过程中,苏科思积累了很多国外设备设计研发的先进理念,如基于系统建模仿真,基于模型的设计,软硬件开发平台,数字孪生等等。苏科思在中国成立亚洲研发中心的目的也正是希望能将多年的国际半导体设备开发经验和理念带到中国。
苏科思坚持全世界高科技设备领域独一无二的开放式创新工业生态系统理念,一方面为半导体高端设备制造商提供一站式研发和组装服务,另一方面发挥苏科思中国位于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核心区域的地理优势,充分协同长三角强大的高端设备组装供应链,平衡投资、产能和质量,打造精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产品上市速度。
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健康有序发展,苏科思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携手在苏州高铁新城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着力于“中国设计”,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从研发到售后的全套服务。其麾下中荷(苏州)科技创新港项目位于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的核心区域,聚焦光电信息、半导体、汽车高端零部件等“高精尖”领域进行研发、生产、制造,进一步推动和促进荷兰高科技企业在中国区域发展的产业协同创新项目,为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技术、人才、设施多方面输入。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