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面临新挑战:降级版GPU在中国市场遇冷,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客户减少订单。
英伟达(Nvidia Corp.)在2023年10月受到美国政府的限制,禁止向中国出口先进的AI芯片。为了应对这一政策,英伟达迅速为中国市场设计了符合美国规定的降级版产品。然而,尽管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做出了努力,中国云端企业的购买意愿并不高。
华尔街日报于7日发布报道,称中国最大的云端企业早在去年11月便已开始对英伟达提供的H20样本进行测试。然而,据可靠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腾讯已向英伟达明确表示,他们今年计划订购的芯片数量将远低于华盛顿新禁令出台前的原定计划。
中国科技巨头不选择英伟达背后有多重因素考量。首先,英伟达为中国市场设计的降级版产品尽管符合美国的规定,但可能无法满足中国云端企业对于高性能AI芯片的严格要求。这些企业可能更倾向于寻找性能更出色的替代方案,或者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
其次,考虑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云端企业可能担心英伟达的降级版产品在这方面存在潜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与国内芯片供应商合作。在短期内,英伟达降级版GPU与中国本土替代品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买家将视线更多的转向了国产芯片。
据报道,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决定将部分先进的半导体订单转移给本土企业,并也将更为注重自家研发的芯片。百度、字节跳动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
据消息人士透露,长期而言,中国买家对于英伟达能否继续供应感到担忧。华盛顿当局已经誓言要定期检查芯片出口管制情况,并可能进一步收紧限制。为了避免因适应新芯片而经常需要耗费资金和技术进行调整,科技公司已经开始为英伟达的供应量缩减提前做准备。
TrendForce分析师Frank Kung指出,中国云端企业目前约有80%高端AI芯片是向英伟达采购,未来5年比例可能会降至50~60%。
这一转变反映了中国科技企业对于半导体供应链安全和自主可控的重视。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企业意识到依赖外部供应商可能带来的风险,因而逐步加大自主研发和本土供应链建设的力度。
此外,英伟达降级版GPU虽然能够满足一些市场需求,但与中国本土替代品相比可能在性能、能效和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国云端企业选择本土替代品,既是保障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也是为了在技术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竞争优势。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