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电子五所元器件与材料研究院高级副院长罗道军在上海举行的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公开表示,我国芯片自给率目前仅为10%,与庞大的新能源车产能和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存在显著的结构性短缺问题。这一观点引发了业界对芯片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广泛关注。
罗道军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国,其产能和市场需求均持续攀升。然而,在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芯片自给率的不足成为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他强调,尽管我国在新能源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依然明显,尤其是高端芯片的自给能力亟待提升。
针对这一问题,罗道军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做车位芯片的企业应尽量向高端领域发展,避免在低端市场的过度竞争和“内卷”。他引用了一句俗语“只要国人会做的事情,很快就会决掉”,强调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创新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才能提升我国芯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自给自足的目标。罗道军还强调了中国产业中的两个亮点:新能源和汽车。
他指出,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车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对芯片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因此,对于芯片产业而言,汽车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行业。
然而,他也坦言,当前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车企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芯片产业必须抓住结构性矛盾带来的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我国将加大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研制力度、强化汽车芯片标准供给、升级汽车安全标准、夯实汽车电子标准等重要工作。这些举措无疑将为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面对芯片自给率不足的现状和新能源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我国芯片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在全球新能源车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实现芯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AI禁令来了!美国推出AI芯片出口管制新规
2突发! 华虹半导体高层人事调整:英特尔前高管白鹏接任总裁
3台积电美厂50%员工来自中国台湾,美工会强烈不满
4美光豪掷 21.7 亿扩建美国厂,提升美国特种DRAM产能
5先进封装,“More than Moore”
6盛美上海前段半导体制造清洗设备Ultra C Tahoe取得重要性能突破
71.42亿美元!欧盟拟在荷兰建设光子集成电路中试线
8聚力创“芯”,共享“芯”机遇: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enzhen 2024)盛大开幕 ,“全球电子成就奖”隆重揭晓
9突发!美国半导体设备大厂正切断中国供应链
10产能减半!三星关闭50%生产线求生存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