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采购攀升!晶圆制造国产替代力度加大

2025-05-15 作者: 咚咚

中国芯片设备行业正在快速成长,以响应国家减少对外依赖的战略。

 

据Knometa Research数据,2024年,中国国内制造的晶圆制造设备在本土采购中占比升至11%,较2020年的5.1%大幅提升,国产替代力度正稳步加大

 

同时,中国仍是全球范围内晶圆制造设备的最大买家

 

技术瓶颈:目前,中国在极紫外(EUV)光刻机领域仍受制于荷兰ASML的出口管控,但国产厂商已实现28纳米及以上节点设备的自主生产,并在14纳米节点取得部分突破。然而,最先进的7纳米及以下制程关键工具自给率仍不足10%。美国进一步限制EUV光刻机及部分先进DUV设备对华出口,令国内企业在先进制程的自主可控上面临更大挑战。

 

不过,国内厂商已呈现加速崛起的趋势

 

北方华创拥有最全面的产品线,覆盖薄膜沉积、干法刻蚀、热处理与晶圆清洗等环节。2024年公司营收达298亿元,位居国内前列;

 

中微公司专注干法刻蚀设备,并迅速扩展至沉积领域。公司2024年收入近91亿元,增长势头强劲。

 

新凯来目前力图成为“一站式”芯片制造工具供应商,已展示30多款产品并拥有超80项专利。据悉,该公司正寻求28亿美元融资,以加快研发并扩充产品线,实现更高自主可控水平。

 

尽管本土企业在光刻以外的清洗、抗蚀剂去除及刻蚀设备领域取得约50%的自给率,但在高端制程工具上仍依赖进口。要达芯片全线国产化,还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链配套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